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试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

  (1999-2015)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所提出的"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号召和江泽民同志"要重视基础研究"的指示精神,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及其医药卫生发展战略目标,根据我国中医药事业的总体规划,从面向 国内外需求、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出发,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人类保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特制定未来十五年《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

  一、中医药面临的形势

  (一)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医学的宝贵财富。近五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已逐步建立,对常见疾病和一些疑难疾病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防治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医药的优势特色得到进一步发挥,综合服务功能和内涵建设不断加强;

  --中医药学术水平得到提高,科研成果大量涌现,

  (三十四)推行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加强研究基地和条件建设。推行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建立一批高水平的能承担中医药重大基础研究任务的科学研究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立健全中医药科技信息系统网络、图书文献、书刊出版等科技支撑体系。为中医药基础研究提供科学的实验基础和坚实的物质条件。

  (三十五)加强研究室的建设,注重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以研究室建设为龙头,逐步建立起一支有深厚中医药基础理论,能把握中医药发展规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方法,能够跟踪生命科学前沿的中医药基础研究队伍。培养造就一批既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又有深厚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站在学科前沿的较高水准的学科带头人。

  (三十六)切实增加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为了确保中医药基础研究纲要的实施,必须增加对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要逐年增加用于中医药基础研究的经费,在增加政府财政拨款的同时,广开渠道,鼓励企事业单位投资,并争取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际机构的科研合作资金的支持。

  (三十七)积极推进中医药基础研究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选择有研究基础的优势领域与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研究。学习吸收对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我方科研能力和水平。同时,鼓励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开展民间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支持研究人员多渠道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其在国外兼职和在国际科技、学术组织中任职提供方便条件。根据需要和可能,在国外建立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咨询机构,鼓励在国内举办国际中医药学术会议,吸引外国科学家来华参与中医药基础研究。

  中医药基础研究是一项艰巨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中医药科研工作的基础,关系到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向和前途。党和国家重视中医药事业和基础科研工作,国内外医药界和科技界对中医药空前的关注,都表明中医药学及其基础研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着更大的需求和内部动力,为中医药基础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社会和学术环境,在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和多学科人员共同努力下,中医药学基础研究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