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涩药和方剂
固涩药和方剂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用,用于治疗各种耗散滑脱证候的药物,叫做固涩药。
凡以固涩药为主而组成方剂,叫做固涩方。
本类药物大多性味酸涩,分别具有敛汗、止泻、固精、缩尿、止带、止血、止嗽等作用,故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足所致的自汗、盗汗、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久咳虚喘,以及崩漏带下不止等滑脱不禁的证候。
滑脱证候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弱,而收敛固涩属于治标应急的方法,不能根本消除导致滑脱诸证的病机,故临床上常与补益药同用,以期标本兼顾。还应根据具体的证候和病机,有选择的配伍应用。如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当分别以补气方药或养阴方药同用;脾胃虚弱,久泻不止或带下,应与补脾固肾方药同用;肾虚遗精,遗尿应配补肾药;属肝肾虚的崩漏出血,当配以补肝肾,固冲任的方药;久嗽不止,应配以补肺益肾、止咳化痰之方药。
凡属外感邪实者,应当禁用或慎用,以免留邪;而虚极欲脱之证亦非收敛药所能凑效,治当求本。
一、固涩药
(一) 五味子《本经》
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入药生用,蒸用或密炙用。
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
处方用名:五味子、北五味子、南五味子。
药用部分;成熟果实。
性味:酸、甘、温。
归经:入肺、心、肾经。
功能;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收敛固涩。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气虚津伤所致的体倦汗多,气短心悸、口干等证,以及气虚喘咳。如生脉散,以之与山药健脾补肾,肾气健,寒邪去,膀胱功能复常,尿频遗尿自可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