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信息化的难点与突破分析
中医是我国的一门国粹,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中医学及其理论和诊疗方法自上古绵延并流传至今,不仅造就了诸如扁鹊、华佗和张仲景等著名医学家,还造福于华夏儿女和中华子孙,甚而为世界各国人民送去诊病疗疾、养生延年的福音。近年来,中医学不但在国内日益走俏,在日韩和东南亚等地更是受到热烈追捧。为了使中医诊疗方法、技术更好地为大众服务,也使得中医理论精萃得以传承和发扬,有关中医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或治疗研究正方兴未艾,日渐升温。其中一类成果就是中医专家诊疗系统。
专家系统是一个具备人类专家知识与经验的智能程序系统,它能运用人类专家的专门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某个特定领域的工作和任务,并能提出具有专家水平的处理方法或建议。专家系统一般由知识库、数据库、推理机、解释部分和知识获取部分五个模块构成。本文仅就推理机模块,结合认知科学的最新成果,来试论中医专家诊疗系统开发的认知机制。
近年来,中医专家系统的研制、开发取得一系列进展和成就。在享受喜悦、憧憬未来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中医诊疗在信息化建设上面临的困难。困难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中医的继承、流转,讲究少而精的小作坊式培养理念,且讲求师徒相授、口传心会。况且中医基础理论以取类比象、司外揣内见长,而诊疗思路的推理则离不开因果推理和以果求因等方法。而因果推理经萨伽德教授论证和改进后,再结合统计学的概率计算而以因果网络例示的崭新面目重焕容光。
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诊疗的信息化定能克服一系列困难,凭借认知科学的一臂之力,向着现代化、信息化和自主化的方向迈进。
- 反对中医无知+狂妄=恐怖
- 让“纯中医”掉空里教育盲区
- 中医研究生办足疗房
- 中医哲学研究平台
- 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尽快设立“未病学”学科
- 中医院校应该设置精英班
- 非医疗机构打中医旗号吸引市民
- 方舟子炮轰刘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