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治疗状况

  作者:苏州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王道生教授

  银屑病(psoriasis)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国内:70年代初

  期起陆续有各地区的银屑病调查报告。上海(1974)调查454005人,其患病率为0.

  217%;南京(1974)以函调方式调查102849人,患病率为0.28%;河南(1980)调查

  105545人,为0.37%;黑龙江(1977)调查17806人。为0.84%,一般北方高于南

  方。国外报告:美国患病率为0.5 1.5%之间,英国为1.6%。

  银屑病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它可能与遗传、感染、

  代谢障碍、内分泌影响、神经精神因素和免疫异常等有关。中医认为多由脾肺湿热

  、复感风湿热邪、蕴于肌肤、致局部气血运行失畅;或因风寒外袭,营养失调,瘀

  久化燥,使皮肤失其所养;或因七情内伤,气血壅滞,久郁成于瘀所致。

  本病的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常融合成片,边缘明显,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

  可见到发亮的薄膜,剥去薄膜有点状出血。皮损形态不一。临床上有寻常型、脓疗

  型、关节炎型和红皮病型四型。

  银屑病的治疗目前大多只能达到近期效果,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传统医学采用

  辨证施治的原则,均有一定的疗效。本病的治疗有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两大类。

  一、银屑病的局部治疗

  1蒽林(Anthralln)

  它的作用机理是(1) Swanbeck等证实其能抑制DNA的合成,马圣清等证实惠林

  对表皮细胞的DNA复制及分裂指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继发抑制乌氨酸脱浚酶,

  经其治疗后,使银屑病患者表皮中聚胺水平恢复正常;(3)抑制葡萄糖 6 磷酸脱氢

  酶及脂氧合酶;(4)使cGMP/cAMP比值升高,从而调节表皮细胞分裂;(5)抑制钙调

  素;(6)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及免疫抑制作用。

  根据恿林对银屑病和正常皮肤的透皮速率不同, Runne通过同体分侧对照观察

  短时间(10.20分钟)涂高浓度(1.3%)恿林软膏的效果比24小时涂0.1 0.2%软

  膏好,皮损消退时间比后者提高6.8天。

  恿林可与皮质激素合用。 Lidbrint等在用意林 UVB疗法的同时,第一周每天

  外用氯倍他素次,第二周隔日1次,第三周每3天1次,第四周1次,26例中18例临床

  痊愈,其平均消退时间为2.5周,显著少于对照组。

  2.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抑制表皮内DNA合成及有丝分裂活动的能力。其抗炎作用主要是通

  过调节脂皮质素(Lipocortin)和IL 1来实现的。

  局部外擦,1日 l 2次,或隔日1次,用药时要掌握用量,按身体不同部位对皮

  质激素吸收多少的比例,来确定每日用量,不宜擦之过厚。

  3.焦油类

  能抑制DNA合成,常用的有煤焦油、松馏油、糖馏油和黑豆馏油等,浓度一般

  为5 10%。目前仍被认为是治疗本病的良好药物。煤焦油与紫外线(360nm)联合应

  用可抑制表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和DNA合成。因此两者合并应用,可治疗顽固性银屑

  病。

  4.光化学疗法

  光疗有日光疗法和紫外线疗法两种,均有一定疗效。

  1974年把有光活性的补骨脂素(呋喃香豆素)加上波长320 400nm的长波紫外线

  (UVA)照射的药物和光联合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化学疗法,也称为补骨脂素长波

  紫外线疗法(Psoralen UVA,PUVA)。目前已有多种皮肤病应用此法,而银屑病则是

  其中重要的一种疾病。局部疗法大多以涂敷TMP(三甲基补骨脂素)或8 MOP(8 甲氧

  补骨脂素),然后再以UVA照射进行。银屑病的近期痊愈率在50 80%之间。

  国内的报告也肯定了PUVA的疗效。张国威等报告34例寻常型银屑病接受PUVA治

  疗,其中23例皮损消退90%以上,采用维持疗法的缓解期为1.5 36个月,平均13

  个月。

  在应用光敏性中药代替8 MOP来治疗银屑病方面,国内也做了很多工作。取得

  了可喜的成效。在一个多中心的研究中,以中药甘草等组成的地花消银汤治疗银屑病,结果总有效率为94.3%

  。

  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1978)用雷公藤片治疗100例,有效率61%,刘西珍等(1

  982)报告治疗3例关节病型银屑病(其中2例伴脓疤性皮损)。2例临床痊愈,1例皮疹

  大部消退,关节症状也消失或明显减轻。上海华山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

  究所等用雷公藤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免疫调剂

  这一类为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和制剂。

  1.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

  综合国内TF治疗本病,观察例数较多的上海市银屑病防治研究协作组(81例),

  济南军区总医院和福州市皮肤病院(各40例),共161例总有效率为71.43%。

  2.维甲酸

  叶伟等(1955)报告应用近年开发的第三代维甲酸衍生物芳香维甲酸乙酯(R012

  6298)成功地治疗42例,其显效率3个剂量组分别为100%,100%及90%。白玫等

  (1994)报告用依曲替酯(Tigason)治疗11例红皮病型银屑病,结果ll例中9例治疗(

  81.82%),2例好转(18.18%)总有效率为100%;有报告用依曲替酯治疗各种类

  型银屑病199例,痊愈63例(占31.7%),显效93例(占46.7%),有效25例(占12.

  7%),无效18例(占8.9%)。尤以脓疤型和红皮病型疗效为佳。寻常型有效率也达

  91%。

  3,抗肿瘤药物

  江苏省工人医院皮肤科(1975)报告用氨甲喋呤(MTX)2.5 7.5mg口服1次/日

  连续6天,停2 3天再服共治4例, l例原发性脓疤型和2例皮损广泛的寻常型银屑病

  显效,4例均有副反应。唐鸿洲等(1975)报告,共治50例,有效率达96%。四川医

  学院(1976)报告用间隙口服疗法,有效率85化.

  其它有乙亚胺、争光霉素、平阳霉素、丙亚胺、羟基脲等均有好疗效,但副作

  用也大。

  4.环泡菌素

  对银屑病有快速、显著的治疗效果。廖万清及吴绍熙等报导和综述了环抱素A

  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严煜林报告口服环孢素A治疗9例银屑病小结,提示其对银

  屑病有良好的疗效。

  5.硫氮磺胺嘧啶

  Gupta等(1989)报告用本药每天3g治疗32例斑块状银屑病共8周,均以有效率显

  效。作者于1990年又报告用双盲法治疗50例慢性中度到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其中2

  3例为给药组,27例为安慰组,治疗8周,观察疗效。给药组完成8周治疗者17例,

  其中7例(41%)显效,皮损好转60 89%,7例(41%)有效,皮损好转30 59%,3例

  (18%)无效。安慰组仅1例有好转,22例无变化,4例加剧。 Farr等(1988)报告每

  天2g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34例,有23例关节炎临床好转,占67%。

  6.抗凝血药物

  华法令(Warfarin)、藻酸双酪、肝素对银屑病也有一定疗效。

  7.皮质激素

  强的松、强的松龙等系统用药的副作用及长期用药的危险性则已是众所周知,

  故以略。

  8.内分泌疗法

  本组大多是长效避孕药,如复方炔诺酮、氯地孕酮等。据文献报导,本组药物

  使用方便,且无严重副反应,临床效果以复方炔诺酮较佳。蒋勇华(1984)报告用复

  方炔诺酮、炔雌醚共治18例,临床痊愈7例,好转9例,无效2例。

  9.其他

  吴保昌(1994)用多烯康治疗Zumbusch型脓疤性银屑病2例均达此临床痊愈。Ke

  计ler也报告了用多烯康治疗Zumbuschl型l例。

  参考文献

  1.刘承煌主编:《银屑病的临床和研究》上海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

  1版。

  2.张国毅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3):132。

  3.马宽玉,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2;15(3):19。

  4.淡善庆,[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1):27。

  5.王槐三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89;18(1):42。

  6.叶伟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95;24(6):362。

  7.白玫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3:134。

  8.廖万清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92,21(2):77。

  9.吴绍熙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90;19:91。

  10.严煜林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4):199。

  11.吴保昌,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4):201。

  12.Kettler A H et a1: J.Am.Acad Dermatol.1988:18:1267。

  (.00026000W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