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中医说
阳痿是指青壮年男子,由于虚损、惊恐或湿热等原因,致使宗筋驰纵,引起阴茎萎软不举,或临房举而不坚的病证。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称阳痿为“阴痿”,《灵枢·经筋》称为“阴器不用”,在《素问·痿论》中又称为:“宗筋驰纵”和“筋痿”。《景岳全书·阳痿》说:“火衰者十居七八,火盛者,仅有之耳。”
【诊 断】
1、青壮年男子性交时,由于阴茎不能有效地勃起,无法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即可诊断本病。
2、多有房事太过,久病体虚,或青少年频犯手淫史,常伴有神疲乏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或小便不畅,滴沥不尽等症。
3、排除性器官发育不全,或药物引起的阳痿。
【鉴别诊断】
早泄
早泄是指在性交之始,阴茎虽能勃起,但随即过早排精,排精之后因阴茎萎软遂不能进行正常的性交。阳痿是指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两者有所不同,但早泄日久,可进一步导致阳痿的发生。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别有火无火
阳痿而兼见面色恍白,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者,是为无火;阳痿而兼见烦躁易怒,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者,是为有火。其中辨证的依据,以脉象、舌苔为主。
2、分清脏腑虚实
由于恣情纵欲,思虑忧郁,惊恐所伤者,多为脾肾亏虚,命门火衰,属于虚证;由于肝郁化火,湿热下注,宗筋驰纵者,属于实证。
治疗原则
阳痿属虚者宜补,属实者宜泻,有火者宜清,无火者宜温。命门火衰者,阳气既虚,真阴多损,且肾恶燥,因此温补忌纯用刚热燥涩之剂,宜选用血肉有情温润之品。湿热下注者,治用苦寒坚阴,淡渗祛湿,即《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谓“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的原则。
【预防与调摄】
在预防方面,因起病与恣情纵欲有关,故应清心寡欲,戒除手淫;如与全身衰弱、营养不良或身心过劳有关,应适当增加营养或注意劳逸结合,节制性欲。在调摄方面,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夫妻暂时分床和相互关怀体贴,这些都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结 语】
阳痿多由于恣情纵欲,频犯手淫,导致精气虚损,命门火衰,或由于思虑、惊恐伤及心脾肾而成,亦可因肝失疏泄,湿热下注,宗筋弛纵所致。其辨证当先根据病因病机,分清脏腑虚实,再根据舌苔脉象辨别有火无火。虚证当补,实证当泻,有火宜清,无火宜温。命门火衰者,治宜温补下元;心脾受损者,治宜补益心脾;惊恐伤肾者,治宜益肾宁神;肝郁不舒者,治宜疏肝解郁;湿热下注者,治宜清化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