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中医的至理明言
中医的至理明言
你们是中医发展的动力。那些有理想有抱负有志于中医的学生们,你们有福了,劝你们不要把自己埋在故纸堆里,往前看,超越历史作现代中医。中医巴不只是一个寻医问药的地方,更应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前沿。我曾有过和你们同样的感慨和义愤,我愿把几十年的变化和故事讲给你们听。
英国现在已有很多所大学设立了中医课程,你知道第一届学生只读了一年就有一半的学生退了学。高年资治疗师短训班讲得不好,人家会要求赔偿。要让人心服口服不容易。中医理论不要把他说的那么玄,那只不过是行业的语言罢了。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人们接受信息,交换信息和思维的工具。你说是国语好还是英语好,都好,但都有混乱和误导人的地方。中医理论如果不能帮助临床,可能早就被历史淘汰了。如果读不懂中医的语言,怎么才能知道其中的内容,怎么才能在同行中交流,当然熟练应用中医的概念和语言是不容易,改变也不容易。我们能不能试着翻译一下,使之成为现代科技语言呢。 三十多年前,自认西医已学有所成的我被发配到了广州,成为中医学院邓铁陶的门生。因为北方人国语好,成了班上的重点提问对象。我想都原子时代了,还阴阳五行,瘟病学连最简单的牡蛎,试试看。 自以为是来自于虚幻的自信和无知。中医就像有生命力的种子,遇到合适的土壤就发芽生长起来。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的需求。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对健康的需求是一样的。可能是经济与科技发展先后的不同,西方发生的事情很快也会在中国发生。先进中存在着落后,落后中孕育着先进,不是一成不变的。对西医的盲目崇拜来自于对西医缺乏深入地了解,人性的弱点限制了科技进步带来的优势,甚至出现了倒退。大量先进的设备使本来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太多的新东西使学生的基本功近于荒废。过于依赖设备,套用公式,有时到了可笑的地步。医生变成了机器的附庸。医生已经变得不会思维,不会动手检查病人。
一个六十八岁的老太太来看我,根据他疼痛的特点上手一查,我告诉她病因和应该出现的症状,他说,我没告诉你就全知道了,可我在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医生拉着手对我说,我知道你有病,但不知病在哪。
回国参加医疗队,发现紧步后尘。这就是为什么中医的人性化治疗受欢迎。 中医在历史上丢失的东西很多,但是也有很多新东西不断涌现出来。最近澳洲因溃疡病获奖,其实在这之前,七十年代中级医刊赤脚医生杂志,专题报道了痢特灵二十一片疗法治愈溃疡病。两毛一分钱治愈溃疡病,经我手的病人,没有不灵的,可惜药价太便宜,各药店都不经营了。到英国后,很多福建人偷渡过来,精神紧张加上生活不规律,得了溃疡病,我们用复方穿心莲代替痢特灵片,加上香砂养胃丸,很快也就治愈了,很少复发。好医生在一个病人身上不会挣很多钱,病人总是想找你。
- 谈中医的治疗和西医的检验结果的差距
- 中医与人的性格,智力,精力!
- 倪海厦的文章:温病派中医是无法做到针灸立竿见影的...
- 李可老中医座谈会内容纪要
- 2006年天气疾病预测――《黄帝内经》五运六气预...
- 两年腹泻(结肠炎)一例经验
- 从《本经疏证》来看乌头赤石脂丸
- 六气一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