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寂而死笑评中医大腕系列之三
中医大腕系列之三
中医热寂而死
近几年来,中医届大腕们或研讨或议案给中医学下了一个定义,中医是人文科学,或是以人文科学构建起来的自然科学。继而给7版教材定调子,在文科中招生,增加文科课程,成立人文专业或系。
中医大腕定义: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中医学有别于医学,不属于自然科学,中医学原理和中医学基础理论属于人文科学范畴。他们没有说清楚,我也没有理解明白。岂不知医学原理与医学基础理论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医学是与自然科学并行的一门科学,既不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也不完全属于人文科学范畴。
他们引用《素问·著至教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来说明中医学的人文科学属性。不知天文学是人文科学,还是地理学是人文科学?
提倡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把当时影响极微根本不属于中医的“气一元论”这一“宋明理学”,堂而皇之地塞进中医教材之中。岂不知“宋明理学”的落后性与反动性不但扼杀了中国的科学萌芽,对中医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正是中医强调人文科学,忽视自然科学,才造成中医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理论上没有多大进步,主要是经验的积累。
研究人文科学使用的是表象思维、形象思维方式,恰恰与中医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较高的要求相反。“水不涵木”,机械地套用“象”,而不究其医理、药理,正是这种表象思维造就了六味中医基础理论》7版教材
- 《伤寒论》第七十三条新解
- 刘氏脉诀-肝(胆)脉附:简谈诊脉方法
- 象数疗法新运用
- 刘友生善人在一耽学堂的讲课(文字整理)_性理疗病...
- 沉疴反思录---一个伤精者的反思
- 中药材最佳采收期与药性的关系——中药学是时空统一...
- 精华:三七生对精的精彩论述
- 有关糖尿病的一篇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