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癌
阴茎癌过去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曾占男性癌瘤的第一位,建国以后,随着人民生活和卫生保健工作的不断提高,发病日趋减少。
临床表现 多见于40~60岁,有包茎或包皮过长病人。开始表现为硬块或红斑,突起小肿物或经久不愈的溃疡,由于包皮掩盖未引起足够重视,以后有血性分泌物自包皮口流出,肿瘤可突出包皮口或穿破包皮呈菜花样,表面坏死,渗出物恶臭,肿瘤继续发展可侵犯全部阴茎和尿道海绵体。就诊时常伴有附近淋巴结肿大。
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亦可行放射和化学治疗。
(一)手术治疗 肿瘤小局限在包皮者可仅行包皮环切术。阴茎癌一般需行阴茎部分切除术,至少在癌以上2cm处切断,如残留阴茎不能站立排尿和性交时,应行阴茎全切除术,尿道移植至会阴部。有淋巴结转移者应在原发灶切除术后2~6周控制感染后行两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
(二)放射治疗 早期和年青人阴茎癌可行放射治疗,有主张阴茎癌先行放射治疗,如失败再行手术。但放射治疗疗效不理想,大剂量时尚可引起尿道瘘、狭窄等。阴茎癌常伴感染,也可影响疗效。
(三)化学治疗 博来霉素对阴茎癌有良好疗效,亦有用于配合手术和放射治疗。
- 血小板降低时病人应如何进行自我护理
- 血小板增多预示卵巢癌进展
- 研究发现肿瘤内有神经生长
- 一侧全肺切除术后的病人为什么要在床上做下肢运动
- 胃癌有哪些早期表现
- 怎样区别脑瘤和血管性头痛
- 怎样早期发现恶性骨肿瘤
- 怎样早期发现口腔里的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