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国技”添现代科学之翼--中医药新进展
几千年以来,中医中药被誉为中国的国技,一直是中国人健康和生命的寄托。但是辉煌了几千年的中医药学半个世纪以来在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缺少突破性进展。在现代人的眼中,中医药学似乎已经快要被“淘汰”了。
可是,真正有着战略眼光的人绝不会忽视中医药的研究,“基于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战略需求”,“中医药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强化自主创新”三个目标的提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把中医药学基础科研究当作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在2002年,经过多次的论证和探讨,《中医药学几个关键科学问题的现代研究》正式列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大研究计划资助名录。
确立三大研究方向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防治疾病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的结晶,具有系统理论与丰富实践经验和显著临床疗效。它所蕴含的“天人合一”、“辨证论治”、“形神一体”的理论精髓与宏富的临床经验具有原创性思维,在当今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显示出更加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需要中医药学发挥更大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所确立的重大研究计划,目的是要在继承和发掘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和方法,揭示其科学内涵,加速其自身发展,发扬其特色优势。
为此,面对浩瀚博大的中医药学,该重大研究计划选择了三个关键科学问题,确立了如下研究方向:
证候研究:中医证候的量化指标及诊断标准;几个重要中医证候的基因组或蛋白质组学;证候与疾病的关系;中医证候研究模型的建立。
方剂研究:中医方证相关性及方证治疗机理;确有疗效的中医方剂或单味中药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方证相关性与方剂配伍;方剂药代动力学研究。
针灸原理:经脉和/或穴位的化学、物理及生物学特性;针灸效应的生物信息整合、转导与途径;针灸疗效的信息传导规律和机制。
取得明显成果
“综合运用当代生物学、数学、化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等最新进展提供的新理论、新技术及新方法,抓住证候、方剂、针灸原理三个关键问题,以揭示其科学内涵为着眼点,争取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带动中医药基础理论取得突破,为中医药现代化奠定科学基础”。这是在重大研究计划确立之初就制定的科学目标。计划实施四年以来,这些目标得到了部分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