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名贵们的新时尚
一张大大的招贴画《丁磊、梁冬,引领潮流学中医》贴遍了全国各地的报刊亭,成为今年初春书刊市场的特别风景。近年来的中医图书,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掀起如此之大的时尚潮流,并引发大众传媒和大众人群的广泛关注。
梁冬:一本中医书使“凤凰名嘴”改变一生
在不久前的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刚刚离职的凤凰名嘴、《娱乐串串show》主持人梁冬终于向媒体揭开谜团:为什么要离开如日中天的《娱乐串串show》;辞别凤凰卫视之后,要到何处发展?原因是一本中医书让他做出了如此大的改变。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医传播者。
梁冬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先后在凤凰卫视主持过《凤凰早班车》、《体坛消息》、《相聚凤凰台》、《娱乐串串烧》等节目,以辛辣、诙谐、幽默的主持风格著称,并在凤凰卫视不少大型晚会中担当主持人,与吴小莉、窦文涛一起成为凤凰卫视的当家主持人。
大半前年,梁冬在他主持的节目中第一次介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大枣补气,吃点龙眼肉补血,常吃黑芝麻补阴。……”
丁磊表示,自己学习中医完全是一种爱好,并非决定从此进军中药业。不过,丁磊坦言将来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传播中药,网易也可以帮助做这件事情。“我喜欢中医,我相信中医以后也会成为很多人的爱好。”
孔令谦:如何翻开中医文化的时尚潮流?
与丁磊和梁冬的经历颇为相似的人是现年40岁的孔令谦,虽然曾是年薪不菲的民营公司老总,但他却在两年前毅然“金盆洗手”,创建了孔伯华国医馆,并组织国内顶尖的中医专家编写《跟名师学中医》大型书系。是什么力量驱动着他去做这样一件事情呢?
“现在不了解中医的人太多了,因此,要从多层面反映中医的文化特征、包括时尚特征,所以我们做的这项文化工程,这仅是面向专业医生,而是一套多媒体的、面向大众的中医文本。”孔令谦向记者娓娓道来:应该叫更多的人了解中医,了解中医文化。两年前,洪昭光教授的《登上健康快车》,拉开了西医保健的时尚潮流;到现在,中医文化的时尚潮流也该到来了。当然,这需要很多人的默默奉献。”
孔令谦出生于中医世家,中医科班出身。其祖父孔伯华先生被称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解放前创办北京国医学院并担任院长,曾为孙中山先生用中医开方诊病;新中国成立后,孔伯华肩负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首长的医疗保健工作,其精湛的医术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表扬。
有着如此深厚的医学世家背景,让孔令谦有着与丁磊和梁冬不同的选择方向。“他们是自己学中医,而我则为大众学习中医而做些事情。”
“我和北京不少非常优秀的名老中医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事实上,孔令谦一直在进行着让中医成为新时尚的工程。
“像我们这些其他行业老总出身的人,都有着丰厚的物质积累,所以,我们不急不躁,务求把每个细节做得浑然天成。我们是在做一件灵魂深处的梦想,也希望用这个梦想让更多的现代人有着新的触动。”
“那你们用怎样的方式来做这项工程?”记者追问。“这是一套多媒体的东西,图文、影像、甚至FLASH都用到了。”孔令谦描述:“不过,出发点还是一套书系,但在传播上则考虑用图书、网络、多媒体的方式。”
“关键是内容,你想,能让一个高科技的IT界人、一个时尚前卫的娱乐圈人、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都能看得懂、喜欢看,这将要调动多少娱乐化的表现手法呢!”
“所以,让中医文化翻动市场潮流,更关键的是主创者的心态。我想,无论是我,还是丁磊、梁冬,都不是为中医而中医,能够心平气和、有强大后援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本身就和‘制造流行’有了差别。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代表经典、专业、中国?还是思想、时尚、国际?不但要通过中医自己来说话,更要靠热爱中医的这批人自身的文化底蕴来说话。”
- 人贵自然——中医的文化特点
- 医学需要人文精神
- 杜甫的诗与病
- 透过图书看"中医文化热&...
- 两汉及三国时期中医文献发展概述
- 重阳登高与中医药文化
- 每天至少吃10种食物
- 老人治便秘需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