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luPusnEPhrITIs
中医病名 阴阳毒,温毒发斑,水肿,腰痛,痹症,虚劳。 定义及释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简称狼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脏损害。肾脏病变的程度直接影响SLE的预后。 病 因 中医病因 本病的病因,内因多属素体虚弱,外因多与感受邪毒有关,其中正虚以阴虚最为重要,邪毒以热毒最为关键。临床观察表明:本病的患病率以女性为多,特别是好发于青春期及妊娠哺乳期妇女,而女子属阴,多种生理活动,如月经、妊娠、哺乳等,均易伤及阴分,有病之后也以阴虚证候最为常见。因此,阴虚是本病的关键病机之一。当然,阴虚除体质因素外,还可能与过度劳累、七情内伤、房室不节等因素有关。此外,许多患者因日光暴晒后发病或病情恶化;发病之后又以热毒炽盛为突出表现,这是本病的发生与热毒有关的证据。至于阴虚火旺和热毒炽盛与肾脏损害如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减退等的关系,与其他 原发性肾炎的机理大致相同。 西医病因 本病是机体对内源性(自身)抗原所发生的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并伴有T细胞功能紊乱。本病患者血清中可查得多种抗自体组织成分的抗体,其中抗DNA抗体,尤其是抗双链DNA (天然DNA)抗体的作用较肯定,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可分离成天然及单链DNA抗体及抗原;由患者肾小球上洗脱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可与天然及单链DNA抗原结合。 1.体液免疫的变化 其中DNA和抗DNA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起主要作用。(1)病毒触发因素:较多的研究证实本病与一种RNA病毒——C型病毒有关。C型病毒一方面可能损害组织细胞,使之释放出DNA具有抗原性;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这种病毒具有逆转录酶,使病毒本身的RNA复制成DNA,而使人体产生的抗DNA抗体,既抗病毒复制产生的DNA,又抗人体DNA。(2)细菌内毒素及脂多糖触发因素:有人将细菌的脂多糖成分注入小鼠,观察到可促使小鼠组织的DNA向血循环释放,并具有分裂素的作用,促进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抗体,从而认为此类物质有促进DNA抗原抗体复合物生成的作用。(3)自体组织破坏释放DNA:本病患者体内存在着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抗体。中等分子量的可溶性DNA免疫复合物经过血液循环至肾脏(或其他脏器)而沉积于肾小球。 2.细胞免疫:抑制性T细胞功能及数量下降。其原因是患者血清中存在着细胞毒抗体(抗淋巴细胞或胸腺细胞抗体),从而破坏了T细胞。抑制性T细胞下降,一方面可直接减小对抗体形成的抑制,另一方面可能因释放淋巴因子以灭活辅助性T细胞的能力下降,而辅助性T细胞促进抗体产生的能力增加,总的使机体体液免疫(抗体生成)旺盛。 3.遗传因素的影响 本病患者中有相同疾病家族史者占0.4%~3.4%,以单卵或双卵双胎均发病者较多见。 黄芩滑石汤之类。 中药: (1)雷公藤:常用剂型有片、冲剂、糖浆,对部分病例有一定疗效。 (2)、昆明山海棠片:和雷公藤属同类制剂,对部分病例有效。 西医治疗 传统治疗LN 的药物是激素,但近年的临床实践表明,用细胞毒药物治疗为主者,特别是用环磷酰胺(CTX)作间歇冲击疗法较单纯用激素疗法者疗效好得多,对LN的治疗主要是CTX加激素,而不是单纯使用激素。 1.激素一般选用强的松作标准疗程。首始治疗阶段,成人为lmg/kg理想体重,每日晨起顿服,至8周后开始减量,每周10%(5mg),到小剂量(隔日晨1mg/kg),改隔日晨起顿服,直至维持量(隔日晨0.4mg/kg)。病情特别严重者或暴发型者,亦可用甲基强的松龙1g/日,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3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天。然后口服标准疗程强的松。也可定期反复使用此冲击疗法,并在间歇期间用小剂量强的松。 2.细胞毒药物 常用的药物有CTX、盐酸氮芥、苯丁酸氮芥、硫唑嘌呤等。其中以CTX疗效较好。CTX能抑制LN的活动性,稳定LN的病程,减少激素的用量,其抑制特异性抗体产生的效应特别好,对消除LN的非特异性炎症和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亦有良效。临床研究表明:CTX冲击疗法较持续用药疗效更好,而副作用更少。CTX冲击的具体方法:CTX每次0.75~1.0/m2体表面积,静脉滴注,每1~3个月冲击一次,同时口服小剂量强的松。 3.左旋咪唑 根据本病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的原理,可用左旋咪唑进行免疫促进治疗。用法: 50mg/日,9天为1疗程,间歇1~2周。 4.抗血小板凝聚药物 如潘生丁、阿司匹林等。 5.血浆置换疗法 其目的在于去除血浆中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及其他异常蛋白,清除炎症介质,并改善网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