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相关的肾脏损害
西班牙马德里十月十二日医院肾脏科的Praga M和Morales E对蛋白尿相关的肾脏损害进行了分析研究。 许多实验研究已表明经肾小球滤过的蛋白可诱导近曲小管细胞增殖,同时伴有许多血管活性物质和致炎物质的合成增加。在蛋白尿疾病中常可见到间质细胞浸润,这一现象可于进行性小管间质纤维化之前发生。 在蛋白尿引起的肾脏损害中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起关键作用。因此,任何可减少蛋白尿的治疗性干预应都对肾脏有益。 不论是在临床还是在实验研究中,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A)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都具有明显的抗蛋白尿和肾脏保护作用。在1型和2型糖尿病肾病以及非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中,已证实ACEI/ARA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且该作用与它们的抗蛋白尿作用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都不依赖于其降血压作用。但是,临床上常可观察到ACEI/ARA的抗蛋白尿作用不明显。 Praga等总结认为,多种临床治疗措施(包括适当控制血压、早期应用ACEI/ARA、饮食蛋白控制、低盐饮食、超重患者减肥、加用利尿剂、增加ACEI/ARA剂量减少蛋白尿、联合应用ACEI和ARA以及加用其它具有抗蛋白尿作用的药物,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进一步加强ACEI和ARA的降蛋白尿作用。
- 1p31染色体与一种罕见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密切相关...
- 儿童期发作的严重肾脏疾病的MMF疗法
- 美科学家发现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疾病关联的...
- 如何防治马兜铃酸肾病
- 肾血管炎和狼疮性肾炎中的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表达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
- 出生体重对终末期肾病家族集聚性的影响
- 多囊蛋白-1C末端片段表达可增强人类肾脏细胞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