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虽逝遗泽永存纪念著名中医药教育管理专家侯占元教授逝世一周年
#e# 侯占元(1926年~2003年),著名中医药发展问题研究专家,中医药教育管理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1938年参加革命后即开始从事医务活动,1954年开始专门从事中医工作,1956年参与筹建成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历任教务科科长、医学系主任、教务长、副院长,1983年改任学院顾问。
侯占元教授思维敏捷、学识渊博,富有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他是新中国中医教育事业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的直接参与者及见证人,曾多次参与过国家关于中医方针、政策的筹划研究与文件起草,为开创中医事业的新局面付出了辛劳。他对中医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忠诚,对中医发展问题所表现出的敏感和智慧,使他成为第一代中医发展战略问题专家,成为中医教育战线的知名学者。
在侯占元教授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们从他遗著中,挑选出几段最能代表他的思想、观点和风格的文字,公诸学界,以寄托对他的敬爱和哀思,并为发展中医事业提供参考。
一、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待祖国医药学遗产
用什么观点对待祖国医药学遗产?现在回答这个问题显然不难。然而在过去,甚至在解放以后和中医药院校兴办之初,人们的认识却并不一致,还曾出现过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两个极端。侯占元教授这样描述当时的状况:“有的人认为,祖国医药学遗产是‘黄河九曲,泥沙俱下’;对研究整理祖国医药学遗产则认为是‘沙里淘金,得不偿失’。他们说‘中医学毫无科学价值,中医只是靠政策吃饭,否则早进历史博物馆了’。另一些人认为,祖国医药学遗产全都是精华,没有糟粕。尤其是对几部古典著作更认为是‘圣人之言,字字金玉’,人们只能学习继承,不能批判分析,更毋需整理提高。”
针对这些错误认识,他指出:“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祖国医药学遗产的态度,从表面上看,它们似乎各持一端、相互对立,实质上则都是在[1] 理论研究几个方面综合进行。当前,应当以提高诊疗水平和文献整理研究为重点,中药方剂的研究要为临床服务。
4.加强对中医事业的领导,健全管理机构。要保证按照中医药学特点系统地发展中医药事业,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健全管理机构。加强领导就是要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保证等方面真正为中医事业解决问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坚定地按照中医药学的特点办好中医事业。
三、关于中医人才结构人才设计问题之研究
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不同的知识结构,所需知识单元和科学技术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因此,人才培养必须首先进行人才设计,而人才设计必须有科学的方法。他总结多年 [3] 理论研究几个方面综合进行。当前,应当以提高诊疗水平和文献整理研究为重点,中药方剂的研究要为临床服务。
4.加强对中医事业的领导,健全管理机构。要保证按照中医药学特点系统地发展中医药事业,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健全管理机构。加强领导就是要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保证等方面真正为中医事业解决问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坚定地按照中医药学的特点办好中医事业。
三、关于中医人才结构人才设计问题之研究
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不同的知识结构,所需知识单元和科学技术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因此,人才培养必须首先进行人才设计,而人才设计必须有科学的方法。他总结多年 [3]
- 天下父母心
- 王善人讲世界五行
- 中医药最接近寻常百姓——中医药科普创作之我见
- 跟师学习--我们医学生涯的新起点跟导师张琪教授学...
- 读《论肝胆气滞与痰湿病的关系》有感
- 务勤不惰学习不怠临证不已深化不息跟师全国名老中医...
- “人丹”“仁丹”绝不能混淆
- 跟师颜德馨教授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