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证

  淋证是指因饮食劳倦、湿热侵袭而致的以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为主要病机,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淋证为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类属淋证的尿路结石和肾盂肾炎均有较好的疗效。

  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称为“淋闷”,并有“甚则淋”,“其病淋”等的记载。《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称“淋秘”,该篇并指出淋秘为“热在下焦”。《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描述了淋证的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隋代《莪术、金钱草、滑石等组成。制成冲剂,每袋13g,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本组病例服药时间最短3天,最长4年,平均6个月。结果;结石排出或经检查消失者视为排石,肾结石移至输尿管或输尿管结石移动1.Oem以上视为移动。肾结石排石59例(56.73%),移动25例(24%),无变化20例(19.23%),总有效率77.88%;输尿管结石排石82例(85.4%),移动8例(8,3%),无变化6例(6.25%),总有效率96.87%。排石率达70.5%,显示本法方药有较好的排石作用,长期服用还有较好的抑制原有结石增大,防止新生结石形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