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胎
鬼胎
妊娠数月,腹部异常增大,隐隐作痛,阴道反复流血或下水泡如虾蟆子者,称为“鬼胎”,亦称“伪胎”。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葡萄胎患者多有不规则的阴道流血,大量出血时可导致休克。葡萄胎和侵蚀性葡萄胎有恶变可能,因此,葡萄胎术后应随访和避孕2年。
[病因病机]
主要机理是素体虚弱,七情郁结,湿浊凝滞不散,精血虽凝而终不成形,遂为鬼胎。常见分型有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湿郁结、痰浊凝滞。
一、气血虚弱
素体虚弱,气血不足,孕后忧思不解,血随气结而不散,冲任滞逆,胞中壅瘀,腹部胀大,胎失所养则胎死,瘀伤胞脉则流血,发为鬼胎。
二、气滞血瘀
素性抑郁,孕后情志不遂,肝郁气滞,血与气结,冲任不畅,瘀血结聚胞中,腹大异常,瘀血伤胎则胎坏,瘀伤胞脉则流血,发为鬼胎。
三、寒湿郁结
孕妇久居湿地,或贪凉饮冷,寒湿客于冲任,气血凝滞胞宫,腹大异常,寒湿生浊伤胎,瘀伤胞脉则流血,发为鬼胎。
四、痰浊凝滞
孕妇素体肥胖,或恣食厚味,或脾虚不运,湿聚成痰,痰浊内停,冲任不畅,痰浊气血结聚胞中,腹大异常,痰浊凝滞伤胎,瘀伤胞脉则流血,发为鬼胎。
[辨证论治]
辨证以孕期阴道流血、腹大异常为主,结合全身症状及舌咏等,综合分析,指导治疗。
治疗以下胎祛瘀为主,佐以调补气血,以善其后。
一、气血虚弱型
主要证候:孕期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多,色淡,质稀,腹大异常,时有腹部隐痛,无胎动、胎心,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舌淡嫩,脉细弱。
证候分析:素体气血虚弱,冲任滞逆,胞中壅瘀,故腹大异常;瘀伤胞脉,且气血不足,或鬼胎孕久,故阴道流血量多,色淡,质稀,腹部隐痛;胎失所养则无胎动、胎心;血虚不荣,气虚不布,故头晕眼花,面色苍白;中气不足,故神疲乏力;血虚心神失养,故心悸失眠。舌淡嫩,脉细弱,为气血两虚之征。
治疗法则:益气养血,活血下胎。
方药举例:救母丹加枳壳。
若药物治疗不便时,可以结合清官、预防性化疗等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