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中医药期刊发展探析
关键词:中医药期刊 国外历史 研究
摘要:本文对目前出版发行的外文中医药期刊和我国现在外文中医药期刊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和评析,并对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外文中医药期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外文中医药期刊的发展与国外中医药兴起和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国外中医药热的升温,外文中医药期刊的种数、文种及发行量也在逐渐增加,这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种标志,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奔赴中国学习中医,从而产生了一些官方及民间的研究中医药的学术机构,外文中医药期刊便起到了学术交流,互相联系的作用,这些期刊的出版与发行情况基本有以下几种。
国外中医药学术团体的会刊
这类刊物稿源广泛,除他们本团体会员外,也有外国学者投稿,具备ISSN号,向世界各地发行。如《美国针灸杂志》、日本的《医道の日本》、德国的《中医学报》等。主要报导本组织内部活动的情况,有少量的学术性文章,发行对象主要是本组织成员。同时对外赠送给有关的人士。如新西兰针灸学会杂志等。
通过改变版权发行的外文中医药期刊
国外中医药学术团体购买中国中医药杂志社的版权,由外国人翻译成他们本国语言,自己发行的外文中医药期刊,如中文版《中医杂志》由韩国译成朝文,英文版《中医杂志》分别译成德文、意大利、法文、西班牙文等。这类期刊目前看来发行量较大,由于稿源充足、质量高、译文流畅准确而受到欢迎。从发行方面看,外国的经销方式灵活,能够掌握期刊的用户。
国内中医药杂志社出版的外文版中医药杂志
如《中医杂志》社出版的《中医杂志》英文版、《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出版的《中西医结合杂志》英文版等。均具备ISSN号,向全世界发行。这类期刊稿源充足,质量高,但发行量不大,主要是销售方式不够灵活,对国外用户掌握不够。近年来,当来我国学习中医药的一些外国学者,首次看到英文版《中医杂志》时他们对该刊物非常感兴趣,同时反映,他们在国内是难以订到此刊的。
我国现藏外文中医药期刊分布
以中国中医研究院为基地,我国现藏120余种来自全世界20多个国家的中医药期刊,另有20多种西医刊物涉及中医药内容的期刊经常被摘用。其分布情况如下表。
我国现藏外文中医药期刊分布
国别 文种 期刊数 国别 文种 期刊数
日本 日 59 美国 英 15
法国 法 12英国 英 7
德国 德 6 韩国 朝 5
新加坡 中 4 印度 英 2
意大利 意 2 荷兰 英 1
澳大利亚 英 1 匈牙利 英 1
爱尔兰 英 1 西班牙 西 1
新西兰 英 1 阿根廷 英 1
越南 越 1 马来西亚 中 1
俄罗斯 俄 1
从列表情况我们可以归纳如下几点。
1、杂志的出版量以日本、美国、法国居前三位。
2、从文献量统计,以国外医药《中医中药分册》为例,1995年共载文献682篇,日本占439篇,占文献量的64.3%。
3、从研究的侧重分析,日本对中医药,针灸研究较为系统、全面,并有一定广度与深度,大量的文献证明,日本尤其在中药研究上采用先进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在某些研究领域大有领先趋势,而美国、法国等国家则侧重针灸的研究。
4、从出版情况看,日本出版中医药期刊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质量较高,文献量大,出版及时、稳定,以月刊、双月刊、季刊为多,少有停刊现象。
5、从文种上看,日本的中医药期刊涉及近10种文字,以日、英语居多。一些小语种国家也使用英语,这样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
6、按其内容看,涉及较广泛,包括中医、中药、植物药、针灸、非正规医学、自然疗法等。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外文中医药期刊,作者认为应加强如下方面的工作。
1、加强国外中医药信息的收集与研究,如各国的中医药学术机构,从业人员的详细情况以及有关国家对中医药的政策等。这样可以更广泛地了解到各国从事中医药工作人员对外文中医药期刊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更多语种的中医药期刊,同时可增加发行量。
2、提高我国中医药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外语水平,建立一支高水平,精通多种语言的专业翻译队伍。近年来,中医药学领域的国际间交流十分频繁,也出版了一些会议专辑,但无论是会议交流还是论文的翻译,都要求我国中医药界外语水平亟需提高。
3、提高高等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以扩大外文中医药期刊的利用率。外文中医药期刊在国内除了供国内读者阅览、了解国外中医药发展状况外,还有一个较大的读者群——外国留学生。外国人,特别是专业人员很重视利用图书馆。如果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较低,尤其听说能力差,不能很好地与留学生交谈,也就无法主动提供服务。今后应加强这一窗口的业务人员的外语培训,以便更好地宣传外文中医药期刊,提高其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邱桂荣.外文中医药期刊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3(4):41.
[2]李丽君.国外中医药期刊的收集、分布及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4(2):43.
湖南中医学院(长沙,410007) 彭先桃
- 试论成注《伤寒论》版本对后世的影响
- 俄藏黑水城文献《辰龙麝保命丹》考释
- 叶天士之“劳心过度”论
- 关于中医古籍文献与临床医学的交融
- 王象晋《保安堂三补简便验方》小探
- 守邪之神
- 试探竹林寺女科的医疗特色
- 推拿名实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