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良将使君子
北宋年间,潘洲一带有个叫郭使君的朗中,精通医道,深得乡邻尊敬。
一天,他上山采药被一种结在藤状植物上的果实所吸引。果实形如山栀,又似生姜等给孙儿解了毒。几天后,他再次给孙子服食了三四枚,果然孙儿又顺利排出了几条蛔虫。这孙儿本偏食,面黄瘦弱,吃果子不仅驱了虫,而且食欲大增,身体也渐渐强壮起来。
此后,郭郎中在行医时,遇到疳积、虫积的患儿,就酌量用这种果实去医治,每获良效。人们问起这果子的名字,朗中一时想不出,最后应允了大家的叫法,取名“使君子”。
使君子是同科落叶藤本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9~10月份果皮紫黑时采收,其主要功能是驱虫、消疳积,尢其对蛔虫、蛲虫有良好的驱杀作用;有毒性。可单味炒香去壳嚼食,成人10~15枚,小儿2~3枚,每日空腹一次食用,连用3日;亦可配方煎服。服用时忌茶,勿过量。此外,同植物的根、叶亦有药性,功用与使君子大同。(尚学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