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联与药名念白
在我国,中药源远流长,中药知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使目不识丁的妇孺也能说出一些药名来。其传播途径有多种,其中戏曲、曲艺、楹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兹撷取一二。
据传后宣宗曾出中药名“白头翁”求对,国子助教温庭筠才思敏捷,当即对日:“苍耳子。”
此后,以药名入联层出不穷,出现了不少妙趣横生的佳对。例如,“稚子牵牛耕熟地,将军打马过当归。叫门时,当门子(麝香)在前,马钱子在后,车前子在左,牛蒡子在右,后面紧跟着大麦子、小麦子、枸杞子、蛇床子。若有一步来迟,绑在桑皮树上,责打三千竹叶子、五千灯草杠子,只打得使君子直流,夏不饶。”
这时店东括白:“求先生看在父子(附子)之情饶了他吧。”
接念:“若不看附子之情,就要共药研为细末!”
每演至此,总是满堂欢笑,掌声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