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田间管理
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保证药材生产,获得高产优质要的技术措施。由于各种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人们对药用部位需求不同,其栽培管理工作有很大差别,要努力做到及时而充分满足各种药用植物不同生育阶段中对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养分的要求,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克服自然灾害,以确保优质高产。
(一)灌溉
1.灌溉原则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
2.灌溉种类 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
3.灌溉方法 分沟灌、畦灌、喷灌、滴灌、渗灌、浇灌等。
(1)沟灌法 即在垄间行间开沟灌水,灌水沟的距离、宽度应根据植物的行距和土壤质地确定。沟灌适用于条播行距宽的药用植物,如颠茄、紫苏、黄连、银杏等种子常用层积处理来促进萌芽。
6、拌种:
一般用药剂拌种,可起到杀菌消毒、促进生长和吸收的作用。如每500克种子加3-4克50%多菌灵拌种,可杀死种子表而及土壤中的病菌,防止纳菌猝倒病。此外,采用细菌肥料拌种,可增加土壤巾有益微生物,把土壤和空气中植物不能直接利用的元素变成植物可吸收的养料,从而促进中药材的生长发育。现常用的菌肥有根瘤菌剂、固氮菌剂等。
除以上常用的方法外,还可用射线、超声波处理药材种子,有促进发芽、生长旺盛、早熟增产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