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与果园林木间套模式
果树和林木不仅是山地丘陵主要生长的植物,而且在平原地区随着我国绿化工程、农村林网建设等措施的施实,目前为止,果园和林木已占全国大量土地。但多数是单一生长,而且生长周期长、效益低。从立体经营角度出发,如何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和环境条件,种植一些喜湿耐阴或阴生的中药材品种呢?
一、幼龄果林与中药材间套模式
果树和林木一般栽种后需2~3年形成树冠,这样才能形成一定的隐蔽度,在这期间,合理地套种茎杆低矮、株型瘦小、喜阳的中药材品种,可达到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增加效益的目的。如目前正在实施的绿化工程需要大量的大规格苗木,因其生长速度慢,单一的育苗养成大规格标准需5年以上的时间,故大多数林农因多种原因,达不到标准就急待出售,价格低、效益差。针对以上实情,如培育树苗和中药材搭配间套,就能达到以药材养树苗,树药双收,以增加效益。绿化树种的选择如:国槐、法桐、绿柳、白杨、栾树、合欢等树种较好,晚秋或早春,在耕耙好的土地上,按行距2米,株距0.3米,亩栽种树苗1000棵。第1~3年,在2米宽的行距中套种中药材板蓝根、红花等。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李洪军
- 秋季采收正适时
- 中药材种植的病虫害施药新法——局部施药法
- 栀子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 射干、苍术规范化种植研究通过验收
- 金银花修剪有讲究
- 做好秋管是提高砂仁产量的关键
- 中药材与农作物间套模式
- 浅谈太子参高产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