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附子分为盐、黑、白,钉角、透明,显筋脉,
口尝麻舌毒性剧,救逆散寒温肾阳;
[来源] 为毛蓖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产地] 产四川、陕西等省,以四川产量最大,质量较优.故有川附子名。
[采收] 夏至到小暑之间采挖,摘取乌头旁的子根,除去泥土、须根,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种:
盐附子 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即盐卤)和食盐的混合液中,(鲜附子100公斤,用盐卤40公斤,食盐25公斤,加水60公斤)。每日取出晾晒,并逐渐延长晾晒时间,直到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
黑顺片 选择中等大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溶液(附子100公斤,用盐卤40公斤,清水30公斤)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0.5cm的厚片。再用水浸漂,取出用调色剂(附于100公斤,用黄糖20公斤、莱油5公斤熬煎而成)使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现油面光泽,口尝不麻舌时,炕半干后再晒干,或继续烘干。
白附片 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溶液(配方同黑顺片)中数日,并与浸液共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约0.3cm厚片,用水浸漂至口尝不麻舌时,取出蒸熟,晒至半干,以生姜、去油牙皂加水熬煎而成。封附片,刨附片。(均为纵切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