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真伪鉴别要点简析

  当前,中药市场由原药材流通逐渐改变为用中药饮片供应医院配方。药房不再自行加工炮制。由于饮片来源不同,伪劣药品时有出现,影响中医用药的安全有效。近几年,在我市曾发现过的伪品就达138种之多。当前,广大基层医疗单位大都缺少对饮片的检验仪器,主要仍以经验鉴别为主。为了把好中药饮片的质量关,能以更方便、快捷、准确的方法来辨认中药饮片的真伪优劣,特将我院浙江著名中药师江照云老师从事中药工作56年的中药饮片鉴别实践经验进行了整理,介绍从饮片真伪特征中抓要点的鉴别方法。现将常用药材按药用部位的不同,适当举例分述如下。

  1、经验鉴别

  动物类羚羊角,<药典)炮制规格为镑片,尚缺少饮片性状特征描述。现代加工方法,改用锯板钢刀直接干刨成极薄片,多卷曲,全体乳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有光泽,纹丝直而呈微波状,质柔韧,富弹性,不易拉断。将长条片对着阳光可见一侧常具波状的环脊纹为其鉴别之要点。隔汤炖蒸液汁可闻到羚羊角特有的微腥清香气。味淡。

  伪品山羊角刨片,呈不规则长方形薄片,多折曲,淡黄白色,略透明,表面具刨痕,一拉易断。隔汤炖蒸液汁具角腥气,味淡。又蒙古瞪羚羊角、藏羚羊角、绵羊角等刨片,其色都不透明,不具羚羊角片的特征,易于区别。

  根类血竭,呈不规则块状,表面黑红色。破碎面平滑有玻璃样光泽。质脆,手捻染指紫棕色。味微涩。咀嚼有粘牙感。火燃冒浓烟,不呛鼻,无苯甲酸气味。

  2讨论

  继承发扬饮片传统经验鉴别,保证临床疗效是年轻中药师之重任。由于现代新的定量饮片包装或饮片颗粒等革新举措仍有利弊争议,还未能完全取代传统中药配方,大部分医药师和患者仍相信和青睐传统饮片配方。而自行中药加工炮制的现代医院中药房也少之又少,采购员和调剂员急需继承老一辈中药师的饮片鉴别经验,掌握饮片的性状鉴别要点,能快速准确地与伪品区分,对于保证药品的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非常现实的积极意义。

  建议《中国药典》需补充饮片“成品性状”鉴别,完善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近几年来中药行业受到市场经济的挑战,随着国内与国际对中药材需求量的扩大,出现误种、误收与产地加工、饮片切制不规范等一些问题。当前。药材市场逐渐被中药饮片取代,而《药典》仍沿袭只对中药原药材性状鉴别进行描述,中药饮片与原药材无论从形状、大小、质地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由于各医药公司、广大基层医院、中药店及药厂的采购主要是靠性状鉴别,而中药饮片在《药典》中缺乏“饮片成品性状”方面的描述,致使伪劣药品的销售有其市场。《药典》是判断药品真伪优劣的标准和法律性依据,因此,建议《中国药典》切需补充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描述,以保障中药饮片质量与临床疗效,是促进我国医药事业向着现代化发展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