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用动物的类群—无脊椎动物

  我国药用动物中无脊椎动物共有10门,200科,344属,606种,约有38%的药用种,在中医药学中占有一定地位。

  (1)原生动物门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其体一般由单细胞构成,故又称之为单细胞动物。其药用种仅有草履虫科1科,1属,2种,即大草履虫和多小核草履虫。

  (2)海绵动物门动物:也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但为双层多细胞构成。其药用种亦仅有1科,1属,2种,即脆针海绵(又名淡水海绵,早在宋代《图经本草》则以中药名“紫梢花”收载药用)和湖海绵。

  (3)腔肠动物门动物:是构造比较完备的高等双胚层多细胞动物。其药用种多来自珊瑚纲,主要有海月水母、星黄海葵、黄海葵、桃色珊瑚(红珊瑚)、海底柏、海蜇等。

  (4)软体动物门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也是低等动物中较大的一个类群。现已知本门动物的种数约有10多万种,除化石种类外,现存约有8万多种。其不但品种多,而且分布广,在海水、淡水及潮湿陆地均有分布,与人类关系密切。如在我国近海区域则约有软体动物3000多种,它们分属瓣鳃纲等4纲,尤以瓣鳃纲药用种居多,共计20科,103种,约占药用软体动物总数的50%。如梅花参等。

  (10)原索动物门动物:本门可供药用的仅有尾索纲的玻璃海鞘和头索纲的厦门文昌鱼及青岛文昌鱼,共2纲,2目,2科,2属,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