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防情绪中暑
□ 冯瑶 江苏省中医院
7月23日是大暑节气,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热的节气,民间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之说。夏季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酷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而导致疰夏、中暑,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江苏省中医院内科奚肇庆主任医师分析,中医有“天人相应”的养生学说,即人体的精神心理、心态情绪会随着自然和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发生微妙的变化,气候变化会引起生理和精神情绪的变化。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异常行为。这是“情绪中暑”所引起的。现代医学黄芪;健脾养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
此外,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中医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