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夫妇与岭南百草文化

  □ 宋春光

  从南越王墓出土的熏炉、药臼、药杵、五色药石、羚羊角等药具药物看来,秦汉以前岭南医药已经开始发端,并与中原医学一脉相承,而以熏香防疫为突出特色。晋葛洪氏,为求丹砂而南下,结庐罗浮山,极大地促进了岭南医学与百草文化的发展。葛洪之之成就,为岭南百草文化注入了丰富的医学济世与道教道法自然的精神。岭南地处五岭以南,其所辖范围约当今之广东、海南及广西大部和越南北部。由于岭南地兼山海,海洋气候和内陆气候交汇,气候炎热而湿润;适合多种药用植物生长繁育,因而也逐渐形成独特的百草文化。罗浮山百草油承载并且印证了这种独特岭南百草文化。

  从魏晋到南北朝,我国中原地区多次发生战乱,迫使人口大量南迁,中原医药随之带入岭南。岭南医学史上较著名的有:支法存、葛洪、鲍姑、仰道人等。葛洪是晋代著名的医学家、道家,丹阳句容人。葛洪幼年好学,不但习诵儒家经典,尤好神仙导养,道学得叔祖葛玄弟子郑隐真传。《晋书葛洪传》记载葛洪“赴广州师事南海太守鲍玄,玄亦内学,逆占将来,见洪甚重之,以女妻洪。洪传玄业,兼综炼医术。凡所撰著,皆精核是非。”这是有史料记载的史上最具规模的南北医药学相互交流事件。时至今日,罗浮山民间善以百草油避秽除瘴,防蚊虫叮咬,仍归誉于葛洪。

  葛洪《红花止痛而活血,不可尽述。此油上奉于天境也,助清韵之无声,兹液解恶,拔三毒于寒泉。又如祛暑涤湿,如在三清之境,开窍醒神如御风而行诸海上。飞云峰下,尤有洗药之余香;冲虚观佐,叹灵油之价昂。翠涧鸟鸣、流泉幽咽。碧油细珠,淡烟风雨,一钵怀中,秘览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