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寻常最崎岖

  ——《传承中医系列丛书》序

  常宇

  得知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传承中医系列丛书》是著名中医大家朱良春先生和周仲瑛先生题词并推荐的,我一定要看,相信书中定有真实和实用之处。因为2008年我在采访两位先生时,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两位大家都有一股难得的实干精神,他们能偏于一隅而名扬天下,成为国医大师,靠得就是在基层临床扎扎实实的务实精神和实用的原则,不说空话、套话、假话,并对中医怀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近年来人们发现,现今可能少有像朱良春、周仲瑛这样的大师出现,很多因素使中医人才培养最大的问题是读书不够,实践不足,中医思维逐渐淡化。

  但主要原因,恐怕不是读书不够,而是读好书不够。不是不读经典,而是读不懂经典,不知道怎么用经典。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初学中医时,确需通俗而实用的课外书籍,但一些都是教材的翻版,概念和原则的内容抄来抄去,缺少实用和生动的范例。或堆积的很多古代病案缺少联系理论的分析和评述,晦涩难懂。

  况且,古今中医书籍文献浩如烟海,庞杂难懂。人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和视野中去发现和认识古训精华,显然不现实,更别说漫无头绪,无所适从。

  而《传承中医系列丛书》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本书的亮点之一就是采用古训+医案的方式。在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

  再者,背经典、读古训,关键是要“用得上”。本书对每一个知识点按原文、注释、语译、病案举例、中医解析的格式顺序编写,还有作者体会、经验和发挥,读者既可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记忆,又可用中医古训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读古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在学习中医、应用中医时能“用得上”,这是《传承中医》又一特色。虽然此丛书看似平铺直述,读后确有“平常之处见崎岖”的感受,回味绵长。

  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读书与读案相结合,用以指导临床实践,是本书的又一大亮点。古有“读书不如读案”之说,丛书用通俗诠释在短时间内领悟古人诊病用药之玄机,令读者在短时间内领悟经典之妙用。

  总之,此丛书传古训之精华,集百家之验案,承国医之精粹,理论联系实践,相信广大读者能得到读书的实惠,体会到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