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经典 回归本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清湖谈中医经典阅读
□ 陈洪 湖南中医药大学
随着湖南省“三湘读书月”活动的层层推进,湖南中医药大学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积极倡导中医经典阅读风尚,在广大师生当中反响良好。近日,笔者就学中医与读经典的有关问题采访了该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何清湖教授。
笔者:湖南中医药大学在“三湘读书月”活动中积极倡导中医经典阅读风尚,您如何看待这一举措?
何:随着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传统文化的回归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当今社会国学热、汉学热正悄然兴起。我校“经典热”的兴起可以说是追根溯源,回归根本。中医本身是关于传统医学的学科,阅读经典原著,从本源上把握中医的文化内涵、理论思维和诊疗经验,是在走一条夯实基础、求真务实的继承学习道路。所以,我认为倡导经典阅读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举措。
笔者:目前学界对于经典的含义存在不同的见解,谈谈您的看法。
何:对于经典的理解,我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典是指历代医家对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了创造性贡献,对现代临床仍具重要指导意义的中医著作,可以涵盖具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的历代医家名著。当前我校鼓励学生多读中医经典,也是从广义经典的角度出发,希望学生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有意识地阅读中医理论及临床方面具有创造性价值的医家著作。关于狭义的经典,现有三种说法,除《黄帝内经》《青蒿素”这一高效、速效的抗疟药。我们可以看到,中医经典既是伟大的文化瑰宝,也是无价的医学宝库,更是潜力无穷的科研宝藏。希望广大中医药学习者能够熟读经典,相信中医,热爱中医,学好中医,并致力于发展中医。
笔者:日前,随着“三湘读书月”活动的深入开展,全民阅读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您作为一位“多产”的医卫类书籍学者,可以谈谈自己在读书方面的心得体会吗?
何:读书是一件苦中作乐的事情,尤其读经典更需凝思聚神,用心领悟体会。我谨以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与大家分享共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凡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并贯之以执着的追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成大学问者必须坚定不移,孜孜以求,以辛勤的劳动和不悔的付出追寻目标和成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要达到这个最终最高的境界,必须要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做到:好读书,读好书,以书本精华滋养人生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