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无言注解《伤寒论》方法

  □ 周益新 山西省大同新建康医院

  余无言(1900.11.20-1963.9.7),原名余愚,字择明(一作“则民”),江苏省阜宁县益林镇人。祖讳子靓,精于医而通儒。父奉仙公,幼承庭训,学验俱富,与兴化赵海仙、淮安张子平,并称为“晚清苏北三大名医”,遗著有《医方经验汇编》。

  无言先生少习经史,后随父学医,悟性高而精勤不倦,耽于经典医著,尤喜钻研仲景学说。十八岁应诊,鉴于当时西学东渐以及中医界衷中参西派的影响,1920年至沪兼习西医,内科师从俞凤宾博士,外科受教于德籍名医淮都富尔,开始对中西医的融会贯通深感兴趣。1929年定居上海,与张赞臣先生合办《世界医报》,共组联合诊所。1937年与张赞臣先生共同合办“上海中医专科学校”,并自任教务主任,为培养中医后继人才做出贡献。1956年赴京,先后在中西医研究院和北京学院任职,并主持中医研究院编审工作,曾参与九种教材的编写与审订。

  余氏是近代兼通中西之学者,主张“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善采中西之长,以汇通中西为己任。并宗仲景学说,认为“中国医学之骨干及精髓端在医经。”著有《伤寒论新义》作序曰:“折衷诸家注释者十之三,发扬原文古义者十之三,汇通新医学说者十之四,使三百九十七法成为一合乎科学之新书,与一般粗制滥造之作,窃取日人《汉医学》而为之者,试不可以道里矣。”可谓最中肯允当的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