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捐资刻医书

  □ 王昆文 四川自贡市

  新中国建立以前的绝大部分中医书籍,均依赖民间力量捐资以刊刻印行之,他们对中医文化的传承做出的贡献和功绩不可磨灭。其中不乏一些社会贤达、知名学者、地方官员、小工商业者和普通民众。他们对中医都有着共同的爱好、认知与推崇,有的还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他们或慷慨捐资,或积极收集整理旧本残编,或协助校对、誊抄,或为作序推介等,从而使许多宝贵的中医书籍得以流传而不致湮灭。其热心中医学术传承的精神值得嘉许。为此,笔者特收集了部分中医书之捐资刻印情况作一例举说明。

  《杨氏本草述钩元》:“锓版毁于兵。同治间,郡人醵金用麻沙法印之,仅数四圣心源》一书,由于其医学价值颇高,受到许多人的赞誉和首肯,因而先后为此书的刊布校刻做出贡献的就有张琦、赵克宣兄弟(赵本)、徐树铭(闽本)、彭器之(蜀本)。黄济(渝本),左菊农、欧阳兆熊、彭崧毓及其子等人,另外还有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集成本)和上海锦昌书局(石印本)等。如欧阳兆熊在其序中所说:“今湘乡左君菊农继明,毅然以昌明医学为己任、费緍钱一千有奇、重刊其全部,而以校雠之役相属,其嘉惠来学之心,可谓勤矣。”正是他们的努力、坚持与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如《黄元御医学全书》等诸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