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治尿石病

  尿石病可以说是现代人的流行病。据统计,大约有近3成的成年人患有尿石病。尿石病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且复发率高,男性多于女性,约3:1。我国长江以南多见,华南地区是高发区。

  泌尿系结石是指一些晶体物和有机质在肾脏等泌尿道的异常积聚。泌尿系结石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者无症状,典型者表现为腰痛和血尿,部分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的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尿路梗阻和肾功能损伤。结石成分主要为6种,按所占比例高低顺序排列如下: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铵镁、尿酸(尿酸盐)、胱氨酸及黄嘌呤结石。多数结石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分。

  一般60%~80%的输尿管结石可自行排出,结石直径<5.0毫米的98%可自行排出,特别是位于输尿管下端者,直径>6.0毫米者排石率则下降到15%,直径>8.0毫米者只有少数患者能自行排石。

  内科非手术治疗

  多饮水:保持每天尿量2~2.5升

  一方面可预防结石的形成,另一方面已形成结石者可利用尿液的冲刷,促进其排出。另外肾结石患者应睡前及半夜多饮水,保持夜间尿液呈稀释状态,有利于减少结晶的形成和排出小结石。在增加饮水排尿的同时,也要适当活动,特别是进行一些跳跃性的活动,有助于结石的排出。

  低盐饮食:每天少于6克

  限制盐的摄入,尿液中钠排泄的就少,同时尿钙也会减少,可预防结石的形成或增大。

  饮食结构合理:低蛋白饮食

  结石患者饮食上要注意荤素合理搭配,避免过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饮食。忌烟、酒、咖啡等,因为这些刺激性食品会明显增加肾结石发生的几率。合理饮食特别是低蛋白饮食可预防肾结石的发生。特别提示,竹笋、香菇和鱼油是预防尿石病的“三宝”。竹笋粗纤维中的果酸可吸收胆固醇,木质素可结合胆汁酸,减少成石物质在肠道的吸收。香菇中特有的香菇素可明显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鱼油特别是深海鱼油,含有多种不饱和脂防酸和脂溶性维生素,可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有效预防尿石病的发生。

  中医经验方

  1.金钱草60克,冬葵子30克。水煎服(小儿酌情减量,下同)。

  2.滑石20克,桃仁125克,炸酥,研末,与冰糖(或白糖)25克,用香油调成糊状,每日或隔日一剂,儿童3~4日一剂,每日量分3~4次服。

  2.鲜玉米根、叶或玉米芯各90克,煎水代茶饮。用于尿道灼热疼痛、尿频、尿急、尿路结石者。玉米须有调中开胃、利尿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玉米须可增强利尿作用。

  3.以鲜葫芦瓜捣烂绞汁,用蜂蜜调服,每次半杯至一杯,每日两次,或用葫芦瓜煮汤食。葫芦味甘、平,无毒。有明显利尿作用。

  泌尿系统结石造成尿路梗阻时,有可能引起肾功能不全,甚至发展成尿毒症。此时应当按照肾功能不全治疗,甚至必要时进行透析。对婴幼儿或儿童应当首先腹膜透析。(廖伟坤 廖志坚 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