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海:把党的温暖送到农民心中

图为王金海(右)在为患者望舌。 周 颖摄
本报记者 周颖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张坊村卫生室医生王金海,最近又获得“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和“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两个荣誉称号,这是首都百姓对他扎根农村无私奉献、医术精湛救助患者的最高奖励。
作为首届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他待人真诚、朴实,说话谦逊、随和。王金海多年如一日,用真情编织一个个爱心网,诠释着“大医精诚”的中医情怀,用行动践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起了创先争优的一面旗帜。
救死扶伤:锦旗背后的感人故事
“薄荷泡服;痛经的在肚脐上贴特制的膏药等等。
他体会,过去手写方子费时间不说,还不好查找。电子处方速度快,便于查找与总结。他一边说着,一边清点鼠标,马上调出一位患者的处方,姓名、时间、年龄、地址、初步诊断、处方、医嘱、价格等,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可以复制、更改、保存。王金海利用这个系统,在消渴、中风、月经不调、脾胃病、外感、小儿咳嗽等方面,已经总结了10多个有效方,受到患者的欢迎与好评。
王金海的卫生室有900多种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药品管理是一件大事。利用这个系统的报警功能,他可以早知药品的有效期,并及时给予更换与处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在煎药室看到,过去只有一台自动煎药机,如今已增加到4台,两位工作人员一天忙到晚,还常常加班。王金海说,周边几十公里区域的患者都来看中医、吃中药,每天有几十号人,这说明中医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最近,他准备办一个残疾人康复中心,继续提供安全、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他说,“无德不行医”。作为一名基层党员,绝不辜负党的辛勤培养和农民的信任,在农村做好本职工作,把青春和医术献给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