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派及海派中医

  □ 方松春 杨杏林 王春艳/ 余灜鳌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国中医科学院

  近年来,有关“海派中医”的研究和讨论日益得到各界重视,特别在中医界,关注和研究海派中医的文章和著作逐渐增多,褒贬不一。为取得共识,有必要对其概念和特征作一论述。

  海派及海派中医

  海派

  “海派”一词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缘起于对上海文化现象的指代,系相对于京派而言,代表了不拘一格、不泥传统、别开生面的一种思潮。海派,简而言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地域概念,特指上海地区;二是蕴涵着像大海一样广阔博大,汇纳百川,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变化创新的精神内质和风格特色。“海派”称谓的内涵非传统观念诠释下的“流派”概念,而是从更高层次和更宽泛范围角度,对一种特有文化现象的高度概括,即指在近代城市崛起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地域性文化类型和精神特质。而“海派中医”只是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反映,故必然具备呈现“海派”特征的共性。

  海派文化

  所谓“海派文化”是指近代上海在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大背景下,逐步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地域文化现象。她是以古代吴越文化和明清江南文化为根基,在近代上海纷杂的移民文化的聚集中孕育发展,逐渐洗炼成为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创新性、扬弃性为基本特点的上海地域的独特个性文化。海派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宽泛,几乎涵盖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海派绘画、海派京剧、海派小说、海派建筑等,他们体现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也都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造就了中外合璧、百花齐放、流派荟萃、敢为人先、求新求变的风格特质,而上海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在海派文化之中孕育发展。海派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等基本特征,在海派中医中也同样得到充分体现。

  海派中医

  海派中医是指在上海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以上海本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医群体、流派群体为代表,具有海派文化特征的,在传统与创新、包容与竞争、中医与西医的碰撞、抗争、交融中发展形成的上海地域性中医医学派别,反映的正是上海地区中医药形成、发展、斗争的历史以及创新和成就。她的内涵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地域特指上海;内容为中医药,包括医家、著作、流派、医疗实践、诊疗技术、医事活动等;性质为具有海派文化特征。她的外延则涵盖与上海地区中医药有关的各方面,如教育、出版、社团、企业、慈善、科研、管理等等。

  海派中医并非特指某个具体的中医学术流派,而属于地域性医学派别的范畴,与吴中医派、孟河学派、钱塘医派、新安医学、岭南医学等地方性医学派别一样,所不同的恰恰是各自地域文化的特性和差异。

  海派中医出现

  是上海中医药发展的写照

  海派中医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自身规律,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上海中医药发展的写照。

  海派中医形成的条件

  海派中医的形成和发展既有自身的内部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外部条件。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历史渊源、中医药传统文化、医家群体及医家流派等;外部条件则指海派中医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特定的地区文化、社会因素、经济条件以及政治环境等的影响。

  上海自古以来就名医荟萃,流派纷呈。根据地方志等文献记载,自唐至清末,有文献记载的医家不少于1000人,如陆贽、唐以道、何天祥、裘沛然先生提出了“海派无派”的命题,得到与会者一致赞同。

  所谓“海派无派”,前一个“派”是指海派精神,而后一个“派”指的是门户之见、门户之争。“海派无派”从词面上解释,是说海派中医无派别之争、门户之见,也无一家独大,而是海派中医之间互相各取所需、借鉴融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和平共处。其实这就是海派中医开放包容,汇纳百川的特质,展现海派中医流派纷呈,摒弃门户之见,相互交融,取长补短的广阔胸怀,也是上海中医界团结奋斗的象征。

  海派中医具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的气度,正是这种“和而不同”的气度孕育造就了海派中医各个流派间能够兼容并蓄,鼎新发展。上海中医历来就医家鼎盛,流派纷呈,清以前不说,仅民国以来,就有内科丁、夏、张、王、费、祝、何、陈等不下十数家,外科有顾、夏、陆、沈、杜等家,妇科有朱、陈、蔡、胡等八大家,伤科有石、魏、施、王等八大家,针灸有陆、杨、方、黄等四大家,儿科有徐、董、恽、钱、单等家,喉科有朱、马、张等家,眼科有姚、陆、范、于等家,林林总总不下数十家之多。这些著名医家流派,或为上海本地土生土长,或为全国各地迁居来沪,他们共同生活在上海这块土地上,虽有学术见解、诊疗方法、用药习惯等不同,但是通过相互间的交融、嫁接,创造了良好的学术争鸣氛围,有利于各流派自身的发展。

  因此,海派无派是海派中医的特质所在,也是今后应大力发扬的一种精神。

  开展海派中医研究的意义

  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地域性医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中医学术的繁荣。当前对不同地域医学流派的深入研究挖掘、交流弘扬,可以提炼和宣扬各自地方性医学文化特质与特色优势,打造百花齐放的医学研究氛围。而研究海派中医的形成与发展,揭示海派中医的特质和精神,通过梳理它的发展脉络,还可以为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如何避免西化,保持本我,达到一次飞跃式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我们相信,海派中医所展现出的精神特质和丰富内涵至今仍有其积极意义,也必将赋予现代中医新的活力。通过对海派中医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发扬地方性医学的学术内涵和诊疗特色与优势;传承历代中医流派及名家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特色技术;研究宣扬海派中医文化特质和时代精神,凝聚群体力量,创新学术理论;不断提升海派中医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信心;有助于今天继承并发扬中医药的优秀传统,开创当前中医药发展的新进程。